Sunday, July 31, 2011

人生有感(十一)

插曲

放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过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在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的目瞪口呆,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20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傅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姑娘过河呢?老和尚淡淡的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20里地还没放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什麼事情都好,只要你的心中把它放下,那麼它就再不會是纏繞你的事情了。要選擇「過河就放」的老和尚思維?還是選擇小和尚的「20里路後還不放」的堅持? 世上有太多的「小和尚」選擇長期陷在煩惱、怨恨、焦慮、計較、痛苦的泥淖中,每當我們怨恨過去的種種時,只有選擇老和尚的思維,才能當下脫離苦海。 在人生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大河小河在等著考驗我們,我們要努力過河,過河就放下一切的對與錯,因為我們要準備過好下一條河!你我準備好了嗎?

Tuesday, July 5, 2011

人生有感(十)

插曲

压力

前不久,一位名叫摩德尔丝的美国科学家对两只小老鼠做了一次试验。

他把两只小老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结果那只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灰颜色的老鼠走路或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在那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仿真自然环境里面,灰老鼠一连生活了十几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它甚至开始为自己积蓄过冬的粮食,也开始习惯这一种没有人类恐吓它和音乐等噪音影响它的仿真的空间。而另外一只被抽取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则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兴奋之中,它的好奇心远远大于那只小灰鼠,它只是惧怕仿真空间所在自然保护区忽然而至的大风把空间里的一些东西刮得东倒西歪。据摩德尔丝教授的统计数字表明,小白鼠只用一天的时间把500平方米的全部空间都大摇大摆地观察了一遍,灰老鼠用了近四天时间才把整个仿真空间全部熟悉。小白鼠把仿真空间里高13米假山爬上了,而灰老鼠最高只爬上了盛有食物的那个仅高2米的吊篮。结果是小白鼠在仿真空间的第三天,因为没有任何压力而爬上了那个高达13米的假山,在试验能不能通过一个小石块时一下子摔了下来,死了。而灰老鼠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处处谨慎小心,在试验十几天后,它鲜活地出来了。

我们常因为自己的慵懒而埋怨周围的竞争太过激烈,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强调自己的压力太大。事实上没有了压力,我们也会像那只小白鼠一样,从我们实际上能够平衡度过的高处摔下来,牺牲。

人生有感(九)

插曲

流泪的故事

我的妻子爱珍是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

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

“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亲亲,妈要出国。”

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

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我一面吩咐司机开车,一面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嘴里喊着她的名字,等待她从绝望中清醒过来。但我心里明白实际上没有任何女人能够做得比她坚强。

妻子辞别人世二十多天后,从“海外”寄来了她的第一封家书,信封上贴着邮票,不加邮戳,只有背面注有日期。我按照这个日期把信拆开,念给我们的雯雯听:
心爱的宝贝儿,我的小雯雯:你想妈妈了吗?妈妈也想雯雯,每天都想,妈妈是在国外给雯雯写信,还要过好久时间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时候,雯雯听爸爸的话了吗?听阿姨的话了吗?

最后一句是:“妈妈抱雯雯。”

这些信整整齐齐地包在一方香水手帕里,共有17封,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可以收到其中的一封。信里爱珍交待我们按季节换衣服,换煤气的地点,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发育补充营养等等。读着它们,我的眼眶总是阵阵地发潮。

当孩子想妈妈想得厉害时,爱珍的温柔的话语和口吻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个小时。逐渐地,我和孩子一样产生了幻觉,感到妻子果真是远在日本,并且习惯了等候她的来信。

第9封信,爱珍劝我考虑为雯雯找一个新妈妈,一个能够代替她的人。“你再结一次婚。我也还是你的妻子。”她写道。

一年之后,有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雅丽。她离过婚,气质和相貌上都与爱珍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从未生育,而且对孩子毫无经验。我喜欢她的天真和活泼,惟有这种性格能够冲淡一直笼罩在我心头的阴影。我和她谈了雯雯的情况,还有她母亲的遗愿。

“我想试试看,”雅丽轻松地回答,“你领我去见见她,看她是不是喜欢我。”

我却深怀疑虑,斟酌再三。

4月底,我给雯雯念了她妈妈写来的最后一封信,拿出这封信的时间距离上一封信相隔了6个月之外。

亲用的小乖乖: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妈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就要回国了,我又可以见到你爸爸和我的宝贝儿了!你高兴吗?这么长时间了,雯雯都快让妈妈认不出来了吧?你还能认出妈妈吗?

我注意着雯雯的表情,使我忐忑不安的是,她仍然在专心一意地为狗熊洗澡,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我欲言又止。忽然想起雯雯已经快三岁了,她渐渐地懂事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我陪着雅丽来到家里。

雯雯呆呆地盯着雅丽,尚在犹豫。谢天谢地,雅丽放下皮箱,迅速走到床边,拢住了雯雯:“好孩子,不认识我了?”

雯雯脸上表情瞬息万变,由惊愕转向恐惧,我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接着……发生了一件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孩子丢下画报,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满面通红,她用小手拼命地捶打着雅丽肩膀,终于咸出声来:“你为什么那么久才回来呀!”

雅丽把她抱在怀里,孩子的胳膊紧紧揽住她的脖子,全身几乎痉挛。雅丽看了看我,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泪水。

“宝贝儿……”她亲着孩子的脸颊说:“妈妈再也不走了。”

这一切都是孩子的母亲一年半前挣扎在病床上为我们安排的。

人生有感(八)

插曲

灵魂

有一個人很愛美,他自己也很美。

一天,他在魔鬼服裝店看到一身特別漂亮的衣服,他很想買下來。但錢不夠,魔鬼努努嘴,讓他到隔壁的當鋪去。可是我身上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啊,他說。

魔鬼說,你有靈魂呀。於是那人去當鋪把靈魂當了,換回一大筆錢,買了那身華美的衣服。但是這身衣服穿不久就開始掉色,看起來特別舊。這個人有些自卑了。

有一天,他又經過魔鬼服裝店,魔鬼親切的叫他進來。「叫我進來也買不起衣服啊。」他說。魔鬼說,你還可以上當鋪呀。那人說,我現在連靈魂都沒有了,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質押的呢?魔鬼說:「你還有身體呀。」於是人進了當鋪。他把自己的身體當了一大筆錢,但是當他想出來的時候,老闆擋住了他,你已經把自己當給我了,除非我的許可,你無權出去。老闆說著,把他捆起來,放在了貨架上。

可是我還要買衣服呀,那個人在貨架上說。老闆說,不用急,我替你去買。老闆從他手裏接過錢,到隔壁服裝店裏給他買回了衣服。老闆給他穿上衣服,然後仍然把他捆了起來。

那人透過鏡子發現,鏡子裏的人前所未有地醜。

故事寓意:善惡一念之間,一個人如果一時被迷惑而出賣去了靈魂,便墜入罪惡的萬丈深淵了。而人心一旦變醜陋,其它的又怎麼會美的起來呢?

人生有感(七)

插曲

爱的选择

有一天,一位老婦人從外面回家時,發現家門口坐著三位慈祥的老者,婦人便好心的邀請他們進她家休息,其中的一位長者微笑的對她說:“夫人,我們是不能同時到別人家裏去的。”

婦人覺的詫異,便問其中詳細的原由,那位長者平靜的對她說:“我的名字叫做「愛」,另外兩個老者的名字分別叫做「財富」和「名望」。每個家裏只能選擇我們其中的一位,你可以和你的家人商量一下,看看他們最想請我們那一位進去。

婦人進去沒多久就出來了,她對那位叫「愛」的老者說:“我們全家一致通過,決定請您到我們家來。”老者非常愉快的接受了邀請。不一會兒,另外兩位老者也悄悄跟了進來。婦人很驚訝的問他們:“不是說每家只能請一位長者來嗎?為什麼你們會同時來到我家。

長者笑著對她說:“你不知道,只要是有愛的人家,財富和名望都是會相繼而來的。

編者的話: 的確,心中有愛的人,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而空有「財富」和「名望」而心中無愛,其實是最貧窮的人。

人生有感(六)

插曲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天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梦想将来有一天有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平面设计图。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F”(羞), 并让蒙迪·罗伯特去找他。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头小伙,认真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思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重新做这份作业,确定 一个现实一些的目标,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正是这份作业鼓励着蒙迪,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创业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克利亚老师带着他的30名学生踏进这个占地200多英亩的牧马场,登上这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建筑场时,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时我做老师时,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韫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会比别人提前天达成功的彼岸。

Sunday, July 3, 2011

人生有感(五)

插曲

樂觀與悲觀

有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天生樂觀,另一個則過分悲觀。父親想對兄弟倆作"性格改造"。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裡。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的在馬糞裡掏著什麼。"告訴你喔,爸爸。我想馬糞堆裡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那孩子得意洋洋的向父親宣稱。

編者的話: 樂觀與悲觀之間,其實只是一線之隔:樂觀者看到的油炸圈餅,在悲觀者眼中看到的是一個窟窿。所以,樂觀者內心充滿著希望及期待,在危難中看到的多半是機會;而悲觀的人內心裝滿著怯懦與絕望,往往在機會中只看到危難。